淮南商业巡礼(上):一巷二十年(1985-2005)
2017年12月27日 17:21 来源:新安房产网 作者:本站淮南1985:风云起时 大城气象
1985年,淮南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,是安徽省城市人口超过100万、建成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“双百”城市之一。这座能源城市借助着得天独厚的优势,从政策层面上得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视。
1985年,百货大楼作为巨大的商业地标,鹤立鸡群地矗立于合肥。
这一年,百货大楼第一次在合肥完成了立体商业的初步尝试。
4月,在距离合肥一个半小时车程之外的淮南,“春燕”酱油品牌正式注册,标志着一个著名商业品牌的诞生。春燕酱油厂坐落的北头老街区,也成为淮南商业文明的最早发祥地。
淮南1995:淮河南岸 峥嵘崭露
1992年9月15-17日,第二届中国豆腐文化节、安徽省花鼓灯会在淮南召开,共有2000多名中外来宾参加,签订了各类合同、协议、意向书218个,金额达11.8亿元,其中外资7200万美元。
两年后的1994年12月,淮南市酿造总厂“口福”牌花雕酒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博览会金奖。
同年全国啤酒行业产品质量评审中,12度、11度益生啤酒分别获名牌产品、优秀产品称号,1995年又获国际优级系列优质产品奖。
淮南商业走出去的步伐,从北头商业街区开始。
时至今日,北头以淮南城市商业母体的姿态,历经几十年沧桑,仍然熙熙攘攘,人烟繁盛。或许我们渐渐流连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商厦,但是不可否认的是,
这座老街区中纵横交错的街巷,还是如当初一般热闹非凡。
淮南东城市场现景
淮南2005至今:朝阳中路 商核初始
2005年12月15日,家乐福签约进驻商贸文化广场,标志着朝阳路这条商业街区开始了与国际消费品牌发生关系。商贸文化广场,也真正成为了淮南商业从淮河南岸走入新的城市腹地的重要一步。
时至今日,淮南拥有了多点分散的商业,也实现了商业的立体化尝试。
2014年,新世界如同当年的合肥百大,第一次实现了淮南商业的立体分层;
2016年,环球港真正意义上呈现了未来城市集缤纷商业、高端办公等为一体的综合功能体。
但!新商业内容的更迭,仍旧无法动摇商贸文化广场的人气。
就如而今的老北头街巷,历史久远而人气不减。
我们不禁感叹,只有街巷,才是青春常驻的商业形态。
街巷,是现代人对日渐稀少的生机勃勃的街道生活现象的一种反拨。
似乎,步行街巷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:
“把街道还给行人”、“把人性尊严的空间还给市民”。
我们应该努力,将思考初始于尊重步行的地面街区,营造高于传统街巷形态的产品,让买卖双方的心理和行为,都能在这一派生机中得到尊重。
京澳广场 朝阳路迭代资本 全时段购物公园
以升级体验 复兴淮南街巷商业繁荣
朝阳路首层街铺 一口价59.9万元/套
地址:淮南市朝阳中路(原市公安局)
电话:0554-5330953
一口价房源以销售现场公示为准,本广告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要约,并最终以开发商与业主签订的正式合同为准。本广告内容有效期1个月,开发商享有最终解释权。淮房预售证第20170635号